鞋类设计中适度的模仿有何不好 

2013-11-28 21:51 发布

2815 8 0
在鞋业界,我可以大胆地问一句:有多少人能够把握准欧、美、日等外销鞋的风格特征,得到肯定回答的人不在多数。甚至有些设计师连内销鞋的风格特征也掌握不了。在鞋类商品如此分类细化中,设计中不去模仿,订单从何而来?


  业界对鞋类设计师模仿、抄袭欧美风,批评甚嚣尘上:缺乏创新意识、没有个性、自己的传统美,民族美不能在设计舞台中得到体现。甚至有一些在企业搞开发的人士也咨询我校,讲有否专门设置帮助设计者提升设计能力,增大新产品获取订单命中率的课程。我想有些质疑和忧虑只是说明国内设计师自身已走到了一个瓶颈而难以突破的过程,并不说明国外的设计没在进步,理念没在更新。相反,我们更应该说师资力量扩充,专业技术的改进,培训教育方向的定位通过教育机构多方面的改革来解决设计人才的缺乏。但在现实中,我更想说一句:模仿、抄袭又何偿不是条捷径,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 为什么要仿制欧美版鞋类产品的设计

  1.我们很清楚一个事实,叫一个不吃辣椒的人去吃湘菜,他定然觉得不适应、不合口味。设计风格中的定位是满足消费者为前提,我们只有在为自身顾客群设计他们喜欢的产品才会赢得市场,这个也是诺基亚公司他只设计平板手机的原因,我们可以反问一句:以他的实力不可以制造、设计扳叠式手机吗?

  目前国内鞋类生产厂家主要是加工外销订单为主,尤其是欧美单。中国每年生产的鞋出口占总量的80%左右。有人会讲:“为什么中国的企业不可以创立世界名牌,走出国门呢?”且不说制鞋技术如何落后,设计理念如何陈旧。我可以估算:若中国人的消费达到到每人年均四双鞋(欧美8~12双),就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总量还很难达到市场需求。我相信这其中必然会产生大的集团,可见本身的经济消费能力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品牌的树立,难道大的跨国公司首先都是靠赚国外的钱来强大、发展的吗?中国为了扶持加工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不得已采取退税政策来加工外销订单,这难道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手段吗?

  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国不自己加工生产的原因不仅是劳力成本的问题,鞋类加工制造引起环境、人身健康也促使发达国家不自己生产鞋类产品,即使设计制造也是一些科技较高、附加值大、高利润的先端产品。

  同时,我们知道企业发展的顶级境界是贸易,也就是通常会经历一条加工、技术改进、设计、营销之路。当人家经历百年的创业、积累、锤炼,他的产品享有极高声誉和优良的品质时,那么我们只有在一边加工他们的订单,一边不断学习,努力缩小其中的差距。

  2.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的表达。 设计其实是集结构、材料、工艺等不断改进的过程。

  丰富的设计内涵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必须要有匹配的先进设备,精良的加工技术,鲜艳的材料,时尚的饰扣加以辅助才可以完成。现业界的设计师眼睛看到的是一个最表面化的设计:一个花形、一条曲线、一个配件„„他很难去琢磨一朵花形用什么样的工艺制造来表现其最佳美感。在信息如此透明的商品经济时期,要有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产品涌现,设计中确实极其有难度,只有鞋类加工设备的改良和材料性能的创新有重大突破,才能为我们的设计者带来更丰富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维的源动力。

  当设计者有好的思维和理念付诸于实施中,时常会感叹加工设备不精密,达不到工艺设计的效果;也常常抱怨材料的性能达不到美感的要求。国外人士批评中国的制造业:“神州五号上天,钢笔制造漏水。”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加工制造业的现状制约了设计中应达到的标准与美感。

  3.对美的认识深度不够、积淀太浅,设计中缺乏一种和谐

  当我们拿起若干年前自己的相片时,总会感到有一点土气,有一点俗气,不是那么地自然(自然就是美)。为什么就没有现在的气质那么好呢?我想答案很简单,美的事物她需要去经历、去积淀、去磨炼,更确切地说她需要时间去探索。别人用了一百年的时间来完成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和研究,我们的设计者们不可能用二十几年的时间腾空而起来超越别人。

  我们也看到很多大企业的老板花几千上万元买一双国外的鞋回来模仿,仔细的瞧也能发现其中的诸多缺陷。但是有一点不容质疑,此产品的整体外观给人感觉非常舒适,设计元素的合理搭配,运用手法的娴熟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给我们的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去模仿改动的过程中,往往给人一种画蛇添足、黔驴技穷的感觉,仿佛是越怪、越奇就越好。因为他无法也没时间去理解别人的产品给人感到美的原因,或者美的来源,所以,经常有四不象的产品或者是张冠李戴的现象。

  美靠设计去体现。可什么是美,我对美的理解:对消费者的感观和心灵带来触动共鸣的东西,且具有大众特征,那就是美的事物,而不是个性或者一定是民族性的东西,那只是狭隘的美,充其说是一种奇。当我们设计的作品是消费品、商品时,唯一的选择是普遍性,迎合大众口味的美。做到此点,、作品对消费心理的作用,设计者是不应该忽视的环节。具体设计中,应在形体和颜色两大要素上做到细致、精心的构思。

  例:“麦当劳大叔”卡通人物深受大家的喜欢,争相与之合影留念,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设计者在“麦当劳”大叔的袜子三条颜色的设计中,为了三色的比例给人视觉造成的冲击,不得不作广泛的市场调查后才定夺。如此细微的地方,做到如此精致,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设计者们要学习的吧!

  每件经典作品的美的体现并不是突发奇想一蹴而就,主要是设计者们在设计中应该做到构思精巧,手法熟练,和谐统一。

  二. 怎样去模仿别人完善自我

  1.有人认为有模仿什么都好办。俗话说:“画虎难画骨”,一个产品的内在精髓是很难模仿出来的。我更想问一句:“当市场千万个品种摆在你面前时,你到底选择模仿哪一个,如果你没有高超的鉴赏能力恐怕也做不到,更关键一点是你去哪里模仿?又有人说:现在资讯发达,上一下网,逛一下商场,去一下专卖店,信息到手了。我曾有一个业内搞开发的朋友,他为了看人家厂里做的凉鞋底,花五千元请客后才看到。这说明真正有价值、较前期的信息不是一般人能够随便就得到的。纵观企业内有满单的产品也并不是我们轻易能看到的东西。再说你能轻易看到的东西或了解的信息,别人也能做到。

  这难道不又是陷入了一个模仿的怪圈吗?或面临更大的竞争吗?现在同一个设计部都有相互模仿的现象存在,当你在设计新产品时,不留神别人看到后稍一加班,比你还快速地制成样品。也就是说模仿无处不在。市场可运用的设计元素太少,设计创新手段不多,很多设计师思维枯竭。不论大环境、小环境,想摆脱模仿这种现象很不现实。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差距,汲取别人新的设计理念、思维、手法,运用一定的规律设计出真正有自己影子的产品。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B Color Smilies

全部评论8

你可能喜欢

22年ps掉的一款

原创作品

1027 1 1

yxb鞋徒 2024-01-13

户外跑鞋底

原创作品

1481 1 0

yxb鞋徒 2023-07-18

刷个存在

原创作品

1050 1 1

tanglei51888 2023-12-21

练习的3D设计作品

原创作品

1095 1 2

你别闹 2023-12-19
我也要出现在这里!
鞋类设计中适度的模仿有何不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